一般要求
在大多数情况下,每个量只给出一个名称和一个符号。当一个量给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称或符号,而未加以区别时,则他们是处于同等的地位。在括号中的符号为“备用符号”,供在特定情况下主符号以不同意义使用时使用。
量度要求
能直接计量的量应使用国家规定计量器具进行量度,不能直接计量的量应按照相应定义或公式进行计算。不能计量且不能计算的量根据使用情况进行相应量度;
城镇燃气符号
城镇燃气基本量、量的名称和符号见表1。
| 项号 | 量的名称 | 量的符号 | 单位名称 | 単位符号 | 
| 1-1 | 热值 | H | 兆焦[耳]每立方米 | MJ/m3 | 
| 1-1.1 | 高热值 | HS | 兆焦[耳]每立方米 | MJ/m³ | 
| 1-1.2 | 低热值 | Hi | 兆焦[耳]每立方米 | MJ/m³ | 
| 1-2 | 华白数(沃泊指数) | W | 兆焦[耳]每立方米 | MJ/m³ | 
| 1-2.1 | 高华白数 | WS | 兆焦[耳]每立方米 | MJ/m³ | 
| 1-2.2 | 低华白数 | Wi | 兆焦[耳]每立方米 | MJ/m³ | 
| 1-2.3 | 基准气源华白数 | Wo | 兆焦[耳]每立方米 | MJ/m³ | 
| 1-3 | 干燃气密度 | ρ | 千克每立方米 吨每立方米 千克每升 | kg/m³ t/m³ kg/L | 
| 1-3.1 | 湿燃气密度 | ρw | 千克每立方米 吨每立方米 千克每升 | kg/m³ t/m³ kg/L | 
| 1-3.2 | 烟气密度 | ρf | 千克每立方米 | kg/m³ | 
| 1-3.3 | 干燃气相对密度 | d | 一 | 1 | 
| 1-3.4 | 湿燃气的相对密度 | dw | 一 | 1 | 
| 1-3.5 | 基准燃气的相对密度 | d0 | 一 | 1 | 
| 1-3.6 | 相对密度修正系数 | CG | 一 | 1 | 
| 1-4 | 相对湿度 | 一 | 1 | |
| 1-5 | 燃烧势(燃烧速度指数) | CP | 一 | 1 | 
| 1-6 | 燃气压力 | pg | 千帕[斯卡] | kPa | 
| 1-7 | 燃气温度 | tg | 摄氏度 | ℃ | 
| 1-8 | 露点 | t0 | 摄氏度 | ℃ | 
| 1-9 | [过剩]空气系数 | α | 立方米每立方米 | m3/m3 | 
| 1-9.1 | 一次空气系数 | α1 | 立方米每立方米 | m3/m3 | 
| 1-9.2 | 二次空气系数 | α2 | 立方米每立方米 | m3/m3 | 
| 1-10 | 燃气爆炸极限 | L | 一 | 1 | 
| 1-10.1 | 燃气爆炸上限(体积%) | Lh | 一 | 1 | 
| 1-10.2 | 燃气爆炸下限(体积%) | Li | 一 | 1 | 
| 1-10.3 | 安全浓度差 | △Cs | 一 | 1 | 
| 1-11 | 加臭浓度 | C | 一 | 1 | 
| 1 表中部分计量单位为使用方便及习惯使用,采用SI单位的倍数单位,使用过程中可通过SI单位的倍数单位适当选择,使数值处于实用范围内。下同。 2 单位的最大值可用下标max、最小值可用下标min表示,如最大压力Pmax、最大热值Hmax、最小燃气温度tgmin等。下同。 3 无量纲的量计量单位中文用一表示,英文用1表示。下同。 4 量的符号一律为斜体,单位符号一律为正体。下同。 5 表示物理符号的下标一律为斜体,其他下标一律为正体。下同。 6 圆括号中的名称,是它前面的名称的同义词。下同。 7 方括号中字,在不致引起混合误解的情况下,可以省略;去掉方括号的字即为简称;方括号的单位名称、简称与全称同。下同。 | ||||
燃气厂站及燃气输配用量、量的名称和符号见表2。
| 项号 | 量的名称 | 量的符号 | 单位名称 | 単位符号 | 
| 2-1 | 压力 | p | 兆帕[斯卡] | MPa | 
| 2-1.1 | 设计压力 | pd | 兆帕[斯卡] | MPa | 
| 2-1.2 | 设定压力 | pS | 兆帕[斯卡] | MPa | 
| 2-1.3 | 工作压力 | pop | 兆帕[斯卡] | MPa | 
| 2-1.4 | 大气压力 | pamb | 兆帕[斯卡] | MPa | 
| 2-1.5 | 额定压力 | pn | 兆帕[斯卡] | MPa | 
| 2-1.6 | 关闭压力 | pb | 兆帕[斯卡] | MPa | 
| 2-1.7 | 开启压力 | po | 兆帕[斯卡] | MPa | 
| 2-1.8 | 积聚压力 | pa | 兆帕[斯卡] | MPa | 
| 2-1.9 | 最高泄放压力 | pm | 兆帕[斯卡] | MPa | 
| 2-1.10 | 临界压力 | pc | 兆帕[斯卡] | MPa | 
| 2-1.11 | 进口压力 | p1 | 兆帕[斯卡] | MPa | 
| 2-1.12 | 出口压力 | p2 | 兆帕[斯卡] | MPa | 
| 2-1.13 | 进口压力范围 | δp1 | 兆帕[斯卡] | MPa | 
| 2-1.14 | 出口压力范围 | δp2 | 兆帕[斯卡] | MPa | 
| 2-1.15 | 压力降 | △p | 帕[斯卡] | Pa | 
| 2-1.16 | 压力回差 | △ph | 兆帕[斯卡] | MPa | 
| 2-1.17 | 燃气低压管网计算压力降 | △pl | 帕[斯卡] | Pa | 
| 2-1.18 | 燃气高、中压管网计算压力降 | △ph.m | 帕[斯卡] | Pa | 
| 2-1.19 | 燃气管道单位长度压力降 | △pu | 帕[斯卡] | Pa | 
| 2-1.20 | 沿程阻力损失 | △pl.a | 帕[斯卡] | Pa | 
| 2-1.21 | 局部阻力损失 | △p1 | 帕[斯卡] | Pa | 
| 2-1.22 | 燃气[高差]附加压力 | △pε | 帕[斯卡] | Pa | 
| 2-1.23 | 压力偏差 | △pde | 兆帕[斯卡] | MPa | 
| 2-1.24 | 出口压力实际值与设定值间正偏差 | △pde+ | 兆帕[斯卡] | MPa | 
| 2-1.25 | 出口压力实际值与设定值间负偏差 | △pde- | 兆帕[斯卡] | MPa | 
| 2-1.26 | 压力比 | 一 | 1 | |
| 2-1.27 | 临界压力比 | 一 | 1 | |
| 2-1.28 | 关闭压力等级 | SG | 一 | 1 | 
| 2-1.29 | 关闭压力区等级 | SZ | 一 | 1 | 
| 2-1.30 | 稳压精度 | A | 一 | 1 | 
| 2-1.31 | 稳压精度等级 | AC | 一 | 1 | 
| 2-2 | 管网规模指标 | SNET | 吨 | t | 
| 2-2.1 | 管网节点数 | N | 一 | 1 | 
| 2-3 | 燃气管道长度 | L | 米 | m | 
| 2-3.1 | 燃气管道厚度 | δ | 毫米 | mm | 
| 2-3.2 | 燃气管道内径 | d | 毫米 | mm | 
| 2-3.3 | 燃气管道外径 | D | 毫米 | mm | 
| 2-3.4 | 管顶埋深 | H | 厘米 | cm | 
| 2-3.5 | 单位管段总重力 | W | 牛[顿]每米 | N/m | 
| 2-3.6 | 单位管段静水浮力 | Fs | 牛[顿]每米 | N/m | 
| 2-3.7 | 稳定安全系数 | K | 一 | 1 | 
| 2-3.8 | 燃气管道摩擦阻力系数 | 一 | 1 | |
| 2-3.9 | 燃气管道管壁内表面当量绝对粗糙度 | K | 毫米 | mm | 
| 2-3.10 | 燃气途泄流量 | qvd | 立方米每小时 | m³/h | 
| 2-3.11 | 燃气传输流量 | qvt | 立方米每小时 | m³/h | 
| 2-3.12 | 燃气管道计算流量 | qvh | 立方米每小时 | m³/h | 
| 2-3.13 | 燃气节点流量 | qvn | 立方米每小时 | m³/h | 
| 2-3.14 | 管道材料的弹性模量 | E | 兆帕[斯卡] | MPa | 
| 2-3.15 | 燃气管道环向应力 | 兆帕[斯卡] | MPa | |
| 2-3.16 | 燃气管道轴向应力 | 兆帕[斯卡] | MPa | |
| 2-3.17 | 燃气管道轴向弯曲应力 | 兆帕[斯卡] | MPa | |
| 2-3.18 | 燃气管道当量应力 | 兆帕[斯卡] | MPa | |
| 2-4 | 用气量指标 | Q | 兆焦[耳]每人每年 | MJ/(人·a) | 
| 2-4.1 | 居民生活用气量指标 | QP | 兆焦[耳]每人每年 | MJ/(人·a) | 
| 2-4.2 | 商业用气量指标 | QC | 兆焦[耳]每人每年 兆焦[耳]每床每年 兆焦[耳]每座每年 | MJ/(人·a) MJ/(床·a) MJ/(座·a) | 
| 2-4.3 | 工业企业生产用气量指标 | QI | 吉焦[耳]每年 | GJ/a | 
| 2-4.4 | 采暖和空调用气量指标 | QH | 吉焦[耳]每年 | GJ/a | 
| 2-4.5 | 城镇年燃气用量 | qa | 立方米每年 | m3/a | 
| 2-4.6 | 平均小时供气量 | qvh | 立方米每小时 | m³/h | 
| 2-4.7 | 平均小时用(耗)气量 | qvc | 立方米每小时 | m³/h | 
| 2-4.8 | 时不均匀系数 | Kh | 一 | 1 | 
| 2-4.9 | 日不均匀系数 | Kd | 一 | 1 | 
| 2-4.10 | 月不均匀系数 | Km | 一 | 1 | 
| 2-4.11 | 计算月计算日小时高峰系数 | Kh.max | 一 | 1 | 
| 2-4.12 | 计算月日高峰系数 | Kd.max | 一 | 1 | 
| 2-4.13 | 月高峰系数 | Km.max | 一 | 1 | 
| 2-4.14 | 同时工作系数 | K0 | 一 | 1 | 
| 2-5 | 最大负荷利用[小]时数 | n | [小]时 | h | 
| 2-6 | 储气容积 | V0 | 立方米 | m³ | 
| 2-6.1 | 储气罐的几何容积 | VC | 立方米 | m³ | 
| 2-6.2 | 储气罐的活动率 | 一 | 1 | |
| 2-6.3 | 储气设施利用率 | f | 一 | 1 | 
| 2-6.4 | 储气容积利用率 | fV | 一 | 1 | 
| 2-7 | 产气率(干基) | Vc | 立方米每吨 | m3/t | 
| 2-8 | 阀口直径 | D0 | 毫米 | mm | 
| 2-9 | 屈服强度 | 兆帕[斯卡] | MPa | |
| 2-10 | 非比例延伸强度 | Rp | 兆帕[斯卡] | MPa | 
| 2-11 | 断后伸长率 | A | 一 | 1 | 
| 2-12 | 强度设计系数 | F | 一 | 1 | 
| 2-13 | 焊缝系数 | 一 | 1 | |
| 2-14 | 流通能力 | qv | 立方米每小时 | m³/h | 
| 2-14.1 | 流量系数 | Cg | 一 | 1 | 
| 2-14.2 | 调压器在部分开度下的流量系数 | Cgx | 一 | 1 | 
| 2-14.3 | 流量系数Cg中亚临界流动状态下的测试工况数 | m | 一 | 1 | 
| 2-14.4 | 流量系数Cg试验中临界流动状态下的测试工况数 | n | 一 | 1 | 
| 1 量的符号一律为斜体,单位符号一律为正体。 2 圆括号中的名称,是它前面的名称的同义词。 3 方括号中字,在不致引起混合误解的情况下,可以省略;去掉方括号的字即为简称;方括号的单位名称、简称与全称同。 | ||||
燃烧器具用量、量的名称和符号见表3。
| 项号 | 量的名称 | 量的符号 | 单位名称 | 单位符号 | 
| 3-1 | 燃烧噪声 | LI | 分贝 | dB | 
| 3-2 | 燃烧速度 | 米每秒 | m/s | |
| 3-3 | 燃气温度 | tg,Tg | 摄氏度(开) | ℃(K) | 
| 3-3.1 | 空气温度 | ta,Ta | 摄氏度(开) | ℃(K) | 
| 3-3.2 | 燃烧(烟气)温度 | tf,Tf | 摄氏度(开) | ℃(K) | 
| 3-3.3 | 着火温度 | ti,Ti | 摄氏度(开) | ℃(K) | 
| 3-3.4 | 临界温度 | tc,Tc | 摄氏度(开) | ℃(K) | 
| 3-3.5 | 温升 | △t,△T | 摄氏度(开) | ℃(K) | 
| 3-3.6 | 温升速率 | △t0,△T0 | 摄氏度(开)每分钟 | ℃(K)/min | 
| 3-4 | 时间 | t | 秒 | s | 
| 3-4.1 | 升温时间 | t0 | 秒 | s | 
| 3-4.2 | 实测时间 | ta | 秒 | s | 
| 3-4.3 | 开启时间 | t1 | 秒 | s | 
| 3-4.4 | 延迟时间 | td | 秒 | s | 
| 3-4.5 | 关闭时间 | t2 | 秒 | s | 
| 3-5 | 热负荷(热流量) | 千瓦 | kW | |
| 3-5.1 | 额定热负荷 | 千瓦 | kW | |
| 3-5.2 | 热负荷偏差 | K | 一 | 1 | 
| 3-6 | 燃气流量 | qvg | 立方米(升)每小时 | m3(L)/h | 
| 3-6.1 | 空气流量 | qva | 立方米(升)每小时 | m3(L)/h | 
| 3-6.2 | 燃气空气混合气体流量 | qvm | 立方米(升)每小时 | m3(L)/h | 
| 3-6.3 | 烟气流量 | qvf | 立方米(升)每小时 | m3(L)/h | 
| 3-6.4 | 燃气泄漏量 | qvl | 立方米(升)每小时 | m3(L)/h | 
| 3-7 | 实际空气量 | Va | 立方米每立方米 | m3/ m3 | 
| 3-7.1 | 理论空气量 | Va0 | 立方米每立方米 | m3/ m3 | 
| 3-7.2 | 实际烟气量(干燃气) | Vf | 立方米每立方米 | m3/ m3 | 
| 3-7.3 | 理论烟气量(干燃气) | Vf0 | 立方米每立方米 | m3/ m3 | 
| 3-8 | 热损失 | Qh | 千焦[耳] | kJ | 
| 3-8.1 | 排烟热损失 | Qhf | 千焦[耳] | kJ | 
| 3-8.2 | 辐射热损失 | QhR | 千焦[耳] | kJ | 
| 3-8.3 | 炉气逸漏损失 | Qhs | 千焦[耳] | kJ | 
| 3-9 | 火孔面积 | A | 平方毫米 | mm2 | 
| 3-9.1 | 喷嘴截面积 | An | 平方毫米 | mm2 | 
| 3-9.2 | 喷嘴流量系数 | 一 | 1 | |
| 3-9.3 | 容积混合比 | uV | 一 | 1 | 
| 3-9.4 | 质量混合比 | u | 一 | 1 | 
| 3-9.5 | 喷射压力比 | 一 | 1 | |
| 3-9.6 | 临界压力比 | 一 | 1 | |
| 3-9.7 | 引射段压力系数 | 一 | 1 | |
| 3-9.8 | 喷射气绝热指数 | k | 一 | 1 | 
| 3-9.9 | 喷嘴流速系数 | 一 | 1 | |
| 3-10 | 阻尼系数 | 每秒 | s-1 | |
| 3-11 | 衰减系数 | 每米 | m-1 | |
| 3-12 | 传播系数 | 每米 | m-1 | |
| 3-13 | 比热容 | C | 焦[耳]每千克开 | J/(kg.K) | 
| 3-14 | 饱和水蒸汽压 | S | 千帕 | kPa | 
| 3-15 | 出水量 | m | 千克 | kg | 
| 3-16 | 产热水能力 | qmt | 千克每分钟 | kg/min | 
| 3-16.1 | 额定产热水能力 | qmn | 千克每分钟 | kg/min | 
| 3-16.2 | 产热水率 | D | 升每分钟 | L/min | 
| 3-16.3 | 热水产率 | Rc | 一 | 1 | 
| 3-17 | 热效率 | η | 一 | 1 | 
| 3-17.1 | 热水热效率 | ηt | 一 | 1 | 
| 3-17.2 | 采暖热效率 | ηc | 一 | 1 | 
| 3-17.3 | 辐射热效率 | ηR | 一 | 1 | 
| 3-17.4 | 下限锅实测热效率 | η实,下 | 一 | 1 | 
| 3-17.5 | 上限锅实测热效率 | η实,上 | 一 | 1 | 
| 3-18 | 燃具火孔热流[量]密度(火孔热强度) | q | 千瓦[特]每平方毫米 | kW/mm2 | 
| 3-18.1 | 下限锅锅底热强度 | q下 | 瓦每平方厘米 | W/cm2 | 
| 3-18.2 | 上限锅锅底热强度 | q上 | 瓦每平方厘米 | W/cm2 | 
| 3-19 | 传热系数 | k | 瓦[特]每平方米摄氏度(开) | |
| 3-19.1 | 导热系数 | 瓦[特]每米摄氏度(开) | ||
| 3-19.2 | 有效导热系数 | 瓦[特]每米摄氏度(开) | ||
| 3-19.3 | 气体或固体导热系数 | 瓦[特]每米摄氏度(开) | ||
| 3-19.4 | 辐射导热系数 | 瓦[特]每米摄氏度(开) | ||
| 3-19.5 | 固体接触导热系数 | 瓦[特]每米摄氏度(开) | ||
| 3-20 | 锅深 | h | 毫米 | mm | 
| 3-20.1 | 锅底厚 | 毫米 | mm | |
| 3-20.2 | 锅壁厚 | d | 毫米 | mm | 
| 3-20.3 | 锅内径 | d | 毫米 | mm | 
| 3-20.4 | 加水水量 | m | 千克 | kg | 
| 3-21 | 试验前气瓶质量 | mt1 | 克 | g | 
| 3-21.1 | 试验后气瓶质量 | mt2 | 克 | g | 
| 3-22 | 压缩比(增压比) | ε | 一 | 1 | 
| 3-22.1 | [体积]压缩率 | 每帕[斯卡] | Pa-1 | |
| 3-22.2 | 压缩因子 | Z | 一 | 1 | 
| 3-23 | 公称容积 | Vn | 立方米 | m³ | 
| 3-23.1 | 有效容积 | Veff | 立方米 | m³ | 
| 3-23.2 | 容积利用系数 | φ | 一 | 1 | 
| 3-24 | 当量长度 | Lε | 米 | m | 
| 3-25 | 碳氧化物含量 | CCOx | 毫克每立方米 | mg/m3 | 
| 3-25.1 | 氮氧化物含量 | CNOx | 毫克每立方米 | mg/m3 | 
| 3-25.2 | 硫含量 | CS | 毫克每立方米 | mg/m3 | 
| 3-25.3 | 硫化氢含量 | CHS | 毫克每立方米 | mg/m3 | 
| 3-25.4 | 一氧化碳含量 | CCO | 一 | 1 | 
| 3-25.5 | 二氧化碳含量 | CCO2 | 一 | 1 | 
| 3-25.6 | 氨含量 | CNH3 | 毫克每立方米 | mg/m3 | 
| 3-25.7 | 萘含量 | CNe | 毫克每立方米 | mg/m3 | 
| 3-25.8 | 氧含量 | CO2 | 一 | 1 | 
| 1 量的符号一律为斜体,单位符号一律为正体。 2 圆括号中的名称,是它前面的名称的同义词。 3 方括号中字,在不致引起混合误解的情况下,可以省略;去掉方括号的字即为简称;方括号的单位名称、简称与全称同。 4 涉及组分含量的符号用C表示,具体到哪种组分加下标表示。如一氧化碳含量Cco。 | ||||
常用量的名称和符号见表A.1。
| 量的名称 | 量的符号 | 单位名称 | 单位符号 | 
| 长度 宽度 高度 厚度 半径 直径 程长 距离 | l,L b h d,δ r,R d,D s d,r | 米 | m | 
| 面积 | A,(S) | 平方米 | m2 | 
| 体积 | V | 立方米 | m3 | 
| 时间 时间间隔 持续时间 | t | 秒 | s | 
| 分 | min | ||
| [小]时 | h | ||
| 日,(天) | d | ||
| 速度 | u,,ω,c | 节 | kn | 
| 米每秒 | m/s | ||
| 千米每小时 | km/h | ||
| 加速度 | a | 米每二次方秒 | m/s2 | 
| 自由落体加速度 重力加速度 | g | 米每二次方秒 | m/s2 | 
| 角速度 | 弧度每秒 | rad/s | |
| 角加速度 | 弧度每二次方秒 | rad/s2 | |
| 曲率 | 每米 | m-1 | |
| 周期 | T | 秒 | s | 
| 时间常数 | 秒 | s | |
| 频率 | f, | 赫[兹] | Hz | 
| 质量 | m | 千克(公斤) 吨 | kg t | 
| 体积质量 [质量]密度 | ρ 
 | 千克每立方米 吨每立方米 千克每升 | kg/m³ t/m³ kg/L | 
| 相对体积质量 相对[质量]密度 | d | 一 | 1 | 
| 质量体积 比体积 | 立方米每千克 | m³/kg | |
| 动量 | p | 千克米每秒 | kg·m/s | 
| 冲量 | I | 牛[顿]秒 秒 | N·s | 
| 力 重量 | F W,(P,G) | 牛[顿] 牛[顿] | N | 
| 力矩 转矩 | M M,T | 牛顿米 | N.m | 
| 压力,压强 正应力 切应力[剪应力] | p σ | 帕[斯卡] 帕[斯卡] 帕[斯卡] | Pa Pa Pa | 
| [体积]压缩率 | 每帕[斯卡] | Pa-1 | |
| 动摩擦因数 静摩擦因数 | μ,(f) μs, (fs) | 一 | 1 | 
| [动力]粘度 | η, (μ) | 帕[斯卡]秒 | Pa·s | 
| 运动粘度 | 二次方米每秒 | ㎡/s | |
| 表现张力 | γ,σ | 牛[顿]每米 | N/m | 
| 功 能[量] 势量,位能 动能 | W, (A) E Ep, (V) Ek, (T) | 焦[耳] | J | 
| 功率 | P | 瓦[特] | W | 
| 质量流量 | qm | 千克每秒 | kg/s | 
| 体积流量 | qv | 立方米每秒 | m³/s | 
| 热力学温度 | T,Ɵ | 开[尔文] | k | 
| 摄氏温度 | t,θ | 摄氏度 | ℃ | 
| 热 热量 | Q | 焦[耳] | J | 
| 热流量 | Φ | 瓦[特] | W | 
| 面积热流量 热流[量]密度 | q, | 瓦[特]每平方米 | W/㎡ | 
| 热导率(导热系数) | λ,() | 瓦[特]每米开[尔文] | W/(m·k) | 
| 传热系数 表面传热系数 | K,(k) h,α | 瓦[特]每平方米开[尔文] | W/(㎡·K) | 
| 热绝缘系数 | M | 平方米开[尔文]每瓦特 | ㎡·K/W | 
| 热阻 | R | 开[尔文]每瓦[特] | K/W | 
| 热容 | C | 焦[耳]每开[尔文] | J/K | 
| 质量热容 质量定压热容 质量定容热容 质量饱和热容 | c cp cv csat | 焦[耳]每千克开[尔文] | J/(kg·K) | 
| 熵 | S | 焦[耳]每开[尔文] | J/K | 
| 质量熵 比熵 | s | 焦[耳]每千克开[尔文] | J/(kg·K) | 
| 摩尔熵 | Sm | 焦[尔]每摩[尔]开[尔文] | J/(mol·K) | 
| 焓 | H | 焦{耳} | J | 
| 质量焓 比焓 | h | 焦[耳]每千克 | J/kg | 
| 摩尔焓 | Hm | 焦[尔]每摩[尔] | J/mol | 
| 电位(电势) 电位差(电势差),电压 电动势 | V,φ U,(V) E | 伏[特] | V | 
| 电流 | I | 安[培] | A | 
| 电荷[量] | Q | 库[仑] | C | 
| 电容 | C | 法[拉] | F | 
| 功率 | P | 瓦特 | W | 
| [直流]电导 | G | 西[门子] | S | 
| [直流]功率 | P | 瓦[特] | W | 
| [直流]电阻 | R | 欧[姆] | Ω | 
| 电阻率 | ρ | 欧[姆]米 | Ω·m | 
| 电导率 | , | 西[门子]每米 | S/m | 
| 磁通[量] | 韦[伯] | Wb | |
| 自感 | L | 亨[利] | H | 
| 互感 | M,L12 | 亨[利] | H | 
| 辐[射]能 | Q,W,(U,Qe) | 焦[耳] | J | 
| 辐[射]功率 | P,Φ,(Φe) | 瓦[特] | W | 
| 辐[射]强度 | I,(Ie) | 瓦[特]每球面积 | W/Sr | 
| 物质的量 | n,( υ) | 摩[尔] | mol | 
| 相对分子质量 | Mr | 一 | 1 | 
| 摩尔质量 | M | 千克每摩[尔] | kg/mol | 
| 摩尔体积 | Vm | 立方米每摩[尔] | m³/mol | 
| 摩尔热容 摩尔定压热容 摩尔定容热容 | Cm Cp,m CV,m | 焦[尔]每摩[尔]开[尔文] | J/(mol·K) | 
| B的分子浓度 | CB | 每立方米 | m-3 | 
| B的浓度(B的物质的量浓度) | cB | 摩[尔]每立方米 摩[尔]每升 | mol/m³ mol/L | 
| B的质量浓度 | ρB | 千克每升 | kg/L | 
| 溶质B的质量摩尔浓度 | bB,mB | 摩[尔]每千克 | mol/kg | 
| B的分压力(在气体混合物中) | pB | 帕[斯卡] | Pa | 
内容来源:住建部
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关于征求产品国家标准《城镇燃气符号和量度要求(征求意见稿)》意见的函
建标产征[2017]57号


 
                    
 
        
    						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