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
0

三点最常见的钢筋工程一般质量通病技术防治措施

本文目录
[隐藏]

钢筋位移

钢筋位移是钢筋质量通病中出现频率较高的,只要控制措施做好,是可以避免的。

钢筋位移造成钢筋保护层过大或过小、出现露筋、墙板双排钢筋过大或过小,甚至变成一排钢筋;也有因钢筋在每层楼面处的位置不准确、偏位,造成上层钢筋施工困难等问题。

针对上述这些问题,本文介绍柱、墙、板、梁四类构件在施工中可采取以下措施:

(1)钢筋保护层的垫块厚度要符合图纸设计要求,满足保护层的厚度。板的负弯矩钢筋设置通长双排铁马凳支撑。阳台、雨蓬、空调板、凸窗板等悬挑现浇板的负筋下面,应设置间距不大于300mm的铁马凳支撑,在浇筑混凝土时保证钢筋不产生位移。

(2)现浇板中预埋管线避免集中布置,预埋管直径较粗时(≥1/4板厚),管线必须设置在板厚中心位置;管线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,确需交叉时,采用线盒的方法处理,预埋管线上层采取增设φ6@200钢筋网,管线两侧宽300mm等加强措施。

(3)为保证双排钢筋位置准确和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发生位移,在绑扎墙体钢筋时设置竖向“ 梯架筋”(梯子筋),间距为1000mm,用以控制水平钢筋的位置。梯架筋可采取同墙体型号钢筋;中间点焊同直径的短筋(间距同水平钢筋间距),以控制水平筋的间距、位置,并可兼作支撑模板时控制混凝土墙的厚度之用。

(4)在剪力墙模板上口钢筋增设一道水平“ 梯形”筋,其内定框根据保护层厚度及钢筋直径计算确定,以控制竖向筋的位移,并在大模板上口加设可调节扁铁来控制立筋保护层厚度。

(5)双排钢筋绑扎好以后,按梅花形布置特殊撑筋与水平钢筋绑扎牢固,可作模板的支撑。

(6)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,应由责任心强、懂技术工艺的专人进行旁站监理,如发现钢筋撞斜碰歪,要暂停浇筑,待纠正后再施工。

(7)已浇筑混凝土中的剪力墙竖筋如发生位移,其间距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,可按1:6的平缓坡度调至原位,但不得出现死弯、硬弯。如偏移较大,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,在根部增焊钢板,并保证焊接长度满足要求,通过上部钢筋与钢板焊接来解决复位问题。

(8)梁内主筋位置控制,在梁底、梁侧布置垫块,梁底垫块要放置在箍筋与主筋相交处,梁侧的垫块要与箍筋绑扎牢固,间距不大于1.5米为宜。

钢筋直螺纹接头质量不符合要求

钢筋直螺纹接头套丝丝扣有损坏,接头拧紧后外露丝扣超过一个完整扣。原因:钢筋切断方法不对;加工完丝扣后没有按规定进行保护。接头的拧紧没有达到标准或漏拧。

针对上述这些问题,在施工中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:

(1)钢筋端部45d范围内不得混有焊接接头,应用砂轮片切割机下料以保证钢筋断面与钢筋轴线垂直,不得用刀片式切断机和气割切断钢筋。

(2)钢筋套丝机的刀具冷却应采用水溶性切削冷却液,不得使用油类冷却液或无冷却液套丝。钢筋丝纹与连接套的丝纹应完好无损,如有发现丝纹表面有杂质,应予清除。试加工螺纹头后,应用专用环规检测螺纹头是否符合尺寸要求。

(3)自检合格的钢筋丝头,应立即套上防护盖或与之相连接的连接套,在连接套的另一端安上塑料防护盖保护。

(4)连接完的接头必须立即用油漆作上标记,防止漏拧。

(5)拼装完后,不应有一个完整丝扣(加长型除外)。

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成钢筋外漏

在施工过程中,楼板、楼梯、梁混凝土浇筑完成,本不应外漏的钢筋,却外漏了,控制措施如下:

(1)混凝土浇筑时,注意成品保护的同时,安排钢筋工看筋,在混凝土二次抹面之前采用绑扎等方法将外漏的钢筋压入混凝土中。

(2)混凝土浇筑的标高局部控制不当,混凝土浇筑前,先确认模板及钢筋安装的位置尺寸是否有误,混凝土浇筑时,通过50控制线拉线检查混凝土浇筑标高是否满足要求。

从管理上

狠抓关键工序管理,强化过程控制,施工过程中实行样板引路制和施工挂牌制, 施工前实行技术交底制度,分项工程施工前,由工长负责向班组长,班组长负责向具体作业人员进行施工质量技术要求的交底。未作技术交底不得施工,施工过程中,管理人员经常性巡视现场,指导施工,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,关键工序或部位由工长协同技术负责人进行现场核实指导。

实行施工人员“自检”、班组间“交接检”和 质检人员“专职检”的过程三检制。加强隐蔽工程验收,隐蔽工程验收采取班组自检,专业工长复检后向施工部提出申请,由质检员验收,查出问题下达书面整改令,由工长负责落实整改。隐蔽工程的正式验收由建设单位现场工程师、监理工程师会同政府质监部门共同验收。

对产品质量实行质量否决制,对不合格的施工产品,不得使用,质量问题未经解决,严禁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。

制订并实行谁损坏,谁负责的成品保护规章制度,加强成品保护。

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!